7月15日晚播出的浙江卫视新闻联播聚焦我校中德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出“校企合作办学,培养‘接地气’应用型人才”深度报道。这则四分多钟的报道是浙江卫视大型新闻行动“看德国——钱塘江与莱茵河的对话”重要内容。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莱茵河是德国的父亲河。不同流域内却有着相似的产业结构,浙江能从德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学习什么?借鉴什么?此前,浙江卫视派出多路记者奔赴德国,沿着莱茵河近距离观察德国,并推出大型新闻行动”看德国——钱塘江与莱茵河的对话”,以浙江的视角观察德国经验,探求浙江转型的升级之路。
在15日晚播出的节目中,浙江卫视聚焦我校中德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实地采访我院派出在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交流学习的学生。报道指出,随着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度融合,中德两个制造业大国,未来发展战略都离不开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培养。报道援引德方合作院校教授的看法强调,浙江是制造业大省,(在德)留学生把实践经验带回中国,可以在不同行业继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13日浙江卫视官网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以“【治国理政新实践·浙江篇】浙江对接德国‘工业4.0’:培养国际范又接地气的应用型人才”为题,推出了相关报道。
»»点击此处查看该视频报道««
以下为13日相关文字报道:
(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官网)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7月12日讯(浙江卫视记者 余晖 金亮)随着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度融合,中德两个制造业大国,未来发展战略,都离不开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培养。浙江卫视推出大型新闻行动《看德国——钱塘江与莱茵河的对话》,与你一起去吕贝克和汉诺威,发现德国在人才的培养上的独到之处。
实践为核心 这所大学与企业“融为一体”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的吕贝克位于德国波罗的海沿岸,距汉堡仅60公里。创建于1808年的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最早设立的三所应用技术型大学之一,同时也是德国所有应用科技大学中与经济和企业界合作最强的一所大学。与综合大学更多的从事理论研究不同,德国的应用技术型大学会提供很多实际工作项目,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以致用。记者就在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见到了几个月前刚从浙江科技学院过来的30多位留学生。
据这些留学生介绍,这里和国内高校最大的不同是校园环境。行走在没有校门和围墙的校园里,除了教学楼,还有几十家企业置身其中。“吕贝克这边的企业会提供实习岗位给学生,让他们很快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转变,有更好的实践机会。”来自浙江杭州的张科伟告诉记者,今年他即将毕业,在吕贝克学习的三年时光里,他已经在多家当地企业担任过“一线学徒”。
和张科伟一样,来自浙江丽水的小伙沈潇扬也即将从这里毕业。这段时间,沈潇扬一直“泡”在液压实验室里。据了解,沈潇扬必须要在企业完成12周的实习,在实践中写毕业论文,同时,他还需要完成论文模型的组装和搭建。“我的毕业论文模型含有超声波探测仪,整个模型怎么构造都需要自己动手做。学校对这个要求很高的,要求你完成这个模型,必须精确,不能有误差。”
以身作则 教师必须不断“进修”
在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学生培养以实践能力为中心,教师也不是单纯传授理论知识。“很多教授都是企业界的,能带来很多的实例和案例。不是我们根据工业界对我们要求,而是我们来创造先机;不是我们跟随工业的角度,而是我们决定工业的角度。”Hans Schäfers 教授 的一席话直接道出了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规则”——教师在成为教授之前,必须在企业有五年以上相关的工作经验。同时,教师们每年还必须抽出时间,再到企业或者研究所,以掌握最前沿的应用知识。
“双元制”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是德国制造引领世界的重要因素。在德国,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任务,学生的职业专业课与普通文化课比例大约是7:3。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前副校长Joachim Litz对记者表示,德国企业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高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企业要有培养人才的责任感,真正参与进来,不能把“教育任务”都丢给高校。
»»文字报道原文链接««